繁體中文
当前位置:首页 > 网站服务 > 详细内容
充满地方风味的邵武美食
发布时间:2009/10/29  阅读次数:1918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1.脚跟糍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脚跟糍状如脚跟,色金黄,味香,是邵武人十分喜欢的小吃。
  具体做法是,选上好粳米与籼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,浸泡后磨成米浆。之后将沉淀的米浆放入热锅内搅拌成半熟状起锅。在搅拌过程中,要边搅拌,边倒入适量的天然碱水。当地人将富含碱的植物烧成灰,放水浸泡,过滤出天然碱水,供做脚跟糍之用。接着将半熟的米浆团搓成条,用刀切成半厘米厚的圆饼状,捏成周边微上翘、中间凹的椭圆薄片,如同用脚跟挤压而成一般。再将5至6片薄片叠成趸,放入笼屉用旺火蒸。蒸时脚跟糍上面要放上用五花肉做的米粉肉。出笼的脚跟糍油光发亮,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清香,令人陡生食欲。
  吃时,一碗脚跟糍上要放一块米粉肉,蘸辣酱食之。米粉肉鲜美、油而不腻,一口下去满嘴生香;脚跟糍辣香交融,令人满口生津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       2.包糍

       春社,邵武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包“社糍”,又名“包糍”,状似水饺,包馅所用之皮不是用面粉做成的,而是用大米和“水曲”做成的。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具体做法是,取粳米、籼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,再掺入大量野外采摘来的一种叫“水曲”的小草磨浆。浆磨好后,入锅熬至半熟起锅,在案板上搓揉成质地均匀的米团,之后将大米浆团分成若干一个半鹌鹑蛋大小的小米浆团,捏成薄皮,包上馅,上笼屉蒸熟后便可以食用,故又有人称其为“米饺”。春社这天的包糍馅是非常讲究的,要用上好的冬笋、熏肉、熏豆干、芋头、香菇、葱等做馅,蒸出来的包糍,油而不腻,一口下去满嘴生香,令人食欲大开。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包糍不仅味美,色如碧玉,而且还是一道药膳。因为米浆里添加的“水曲”,正式学名叫“鼠麴草”,甘平无毒,功能健胃和中,祛痰止咳,并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。包糍还有一种作用:春社吃了“包糍”,竹笋称为“春笋”,不可乱挖;在社日之前竹笋称为冬笋,大家可以挖。这无形中保护了毛竹的生长繁衍。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吃社糍这一风俗一直保留下来,至今在邵武市区天天可以吃到包糍,包糍成了邵武的特色小吃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3.和平鲤鱼

和平鲤鱼是养在稻田里的,在邵武已有几百的历史。每年春季插秧后,将鲤鱼苗放入稻田,秋天稻谷成熟前排水旱田时即可收获成鱼。由于鲤鱼是吃昆虫、稻花长大的,肉质特别鲜嫩,以其做的“稻花鲤鱼”成为邵武的一道名菜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4.和平豆腐

勤劳的和平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耕作中还保留着稻田养鱼、田埂种豆的习俗,不但充分利用了土地,还产生了闻名遐迩的特产:和平豆腐。因为田埂种豆的传统,和平盛产优质黄豆,又因昔日繁华的集市,和平豆腐远近闻名。和平豆腐制作据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,而独特的制作工艺却是世代相传,许多人以此为生。和平的游浆豆腐最具特色,其味自然纯正,鲜嫩可口,因而闻名遐迩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和平因豆腐也衍生出一系列的地方菜肴,如泥鳅豆腐汤、油豆腐、"烊豆腐"(方音)等。吃豆腐能养人,虽然现在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,朴实的和平人还是天天要吃豆腐。但是现在镇上做豆腐的人却越来越少,更多爱打拼的和平人带上世代相传的手艺出外闯荡,开和平饭馆,做豆腐宴。据说和平豆腐的金字招牌一出,生意保证红火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本文转至《邵武资讯网》

上一篇:没有了! 下一篇:浓香美味的邵武美食
我要评论
  • 匿名发表
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最新评论
所有评论[0]
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招聘 | 站点地图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
  福建省邵武市大本营旅行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
经营许可证:闽旅[2009]185号   编号:L-FJ50100  
 地址:福建省邵武市东南商业城24幢文化礼品街72-75号
联系电话:0599-6018116  60181181
copyright 2000-2009 All rights reserved